海外电商市场增长有多快?有卖家8小时卖出一辆车、也有卖家很快“翻车”
疫情推动着海外电商实现了大幅发展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了,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 Q2 美国线上零售的占比达到该季度零售总额的 20.8%,按之前的增速来看,这几乎实现了过往 6 年的增幅。在世界其他市场,也出现消费者对某一品类的需求大涨的情况,比如英国市场快时尚类商品 App 的下载量增长了 143%,印尼的家居装饰类商品的 App 下载量增长了 67.47%。
海外电商数据增长的背后,一些新的线上购物现象随之诞生,但是卖家要注意的是,机会丛生的背后其实也有很多陷阱。本文就对当前海外电商市场的新现象和潜在隐患做一下盘点。
C端和B端卖家都向线上转移 有人8小时卖出一辆车
此前白鲸出海发布的一篇文章《电商经济建立在 Facebook 上,这样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曾介绍过一种流行于孟加拉国的独特电商经济 F-commerce,即人们通过 Facebook 平台买卖商品。在这个没有亚马逊、eBay 的国家,人们习惯于通过 Facebook 买鹦鹉、买芒果,甚至买 Netflix 会员。
孟加拉国的消费者在 Facebook 上买鹦鹉
然而,通过 Facebook 买卖商品的这种模式并非只在孟加拉国这种比较落后的国家才受到欢迎,这次疫情的影响下,成熟市场的用户也将一些线下交易转移到了 Facebook marketplace 上。
8 月 24 日,科技博主 Dan Romero 在 Twitter 上发了一篇推文称“我前一天晚上在 Facebook 上发布了一个出售商品的列表,在发布后的第一个小时就有 13 个人报价,最终我在发布后的第二天早上 9 点就把商品出售出去了。”
图片来源:Twitter
推文下面的评论中,也有多位网友分享了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上的购物经历,有人曾把一辆有 20 年历史的车挂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上,8 个小时就卖出去了;有人一年下来已经至少在 Facebook 上卖出去了 50 件商品。
在疫情的推动下,C 端用户的出售和购买行为迅速向线上转移。
不只是 C 端用户,一些 B 端企业也在疫情期间利用 Facebook marketplace 做线上转移。美国典当企业 National Pawn 在北卡罗来纳州有 19 个分店,疫情期 CEO Bob Moulton 为了在线下闭店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收入不至于裁员,让员工们通过 Facebook marketplace 来展示要出售的商品,并在线下交付给消费者。据 Moulton 的评价,“这种方式非常成功”。
Facebook 上,C 端用户和 B 端卖家的行为只是一个缩影,美国的其他平台、美国及其他一些市场的整体电商渗透率、甚至电商的“周边产业”都在快速增长。
增长的不只有电商 还有电商的“周边产业”
笔者观察到,最近,有两个不做电商而是做电商相关业务的企业 Klarna 和 boosted commerce 分别获得了 6.5 亿美元和 8700 万美元的融资。
Klarna 是一家瑞典的支付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物,还有将商品加入愿望单、享受商品折扣、接收降价通知、追踪订单配送情况等多个围绕线上购物的功能。这些功能都与电商购物密切相关。
Klarna 的功能丨图片来源:Sensor Tower
根据 Klarna 的 CEO Siemiatkowski 透露,由于消费者疫情期间线上消费的增加,Klarna 上半年的交易额增加了 44%,达到 220 亿美元。Siemiatkowski 还透露,平台的一大部分增长都来自美国市场。虽然此前 Klarna 的业务重心放在欧洲,在 2019 年才在美国市场推出 App,但是 Siemiatkowski 预计最快今年年底美国就会成为 Klarna 最大的市场。
另外,在美国等一些成熟市场上,也有不少线上购物的辅助性 App 在最近受到欢迎。例如目前在美国购物类 App 榜单上排名比较靠前的 Fetch Rewards、Dollar General 等都是帮用户领优惠券、享受购物折扣的。此外还有初创企业开始围绕电商做一些体量不大的工具属性的产品,比如今年 6 月上线了一款用来整合愿望单的 App kowa。在这个 App 中用户可以添加自己想买的商品并对不同种类的商品分类,同时用户还可以标记想买商品的价格以及商品的网站链接。如果买下了愿望单中的商品,用户就可以将这个商品从愿望单中移除,愿望单中也会更新用户的商品购买进度,给人一种“拔草”的成就感。
Kowa丨图片来源:App Annie
众所周知运营电商平台的成本非常高,而这一类工具型 App 的开发成本小,在当前可以借着海外电商渗透率增长的趋势积攒一定的用户量,比较适合初创型的企业去尝试。
还有一笔值得注意的融资是 9 月 17 日 boosted commerce 获得的 8700 万美金的融资。boosted commerce 也是本身不做电商平台,而是一家专注于收购亚马逊上快速消费品类第三方卖家的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家业务类似的企业叫做 Thrasio,在 2018 年成立,同样在今年 7 月获得了 2.6 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据业内人士报道,该公司目前估值为 7.8 亿美元。这两个企业也提供了另一种围绕着电商做业务的新思路。
上述两笔融资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在海外电商的发展带动下,很多电商相关的企业也有了很大的业务增长空间。
虽然电商机会多 但也很容易“翻车”
虽然海外电商市场在快速增长,卖家或电商平台也有机会享受到这一红利,但做好营销是一大前提。就最近的一些迹象表明,中国卖家与 Facebook、Google 等海外主要的广告平台“和平相处”上,还有很多功课要做。
据雨果网的报道,最近一些独立站卖家的 Facebook 广告账户被封,另外也有一部分卖家近期的广告投放转化率大幅下降,并出现了严重亏损。
其实这已经不是中国卖家第一次在 Facebook 等流量平台上被封号了。中国卖家被封号的常见原因主要是发布违规的广告素材,或是在广告素材中做虚假宣传,最终不发货或是发出假冒伪劣的商品。这样的违规操作不仅导致自己广告账户被封,流量平台也会对中国卖家整体上产生不信任,导致审核更加严格、中国卖家的广告转化率低,投放成本增高。在雨果网的报道中提到,一位独立站卖家本预计今年盈利超过 1000 万元,但是由于最近广告转化率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已经亏损了几十万元。
因此,中国卖家要清楚 Facebook、Google 的广告平台不仅起到帮助商家吸引流量的作用,同时它们也会起到平台监管的角色,会对平台上违规的内容做把控,以此来保证其他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卖家更应该考虑长期业务线,熟悉平台的政策和规则,利用合规方式高效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