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争霸时代」下中美互联网的差异
来源:产品深网
作者:旺仔九号
去年年中的时候,印度对中国互联网厂商展开了全面的封杀行动,大批的中国出海 App 受到牵连。但普通国内用户对这件事是没有感知的,大家可能还会好奇,好好的封杀是几个意思?
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中国的互联网出海厂商太强了!
打开当时印度 IOS 和安卓的应用前 20 榜单,几乎是被中美两家瓜分的,印度本土厂商全军覆没。中间少有的几个「印度制造」的 App,背后可能还有中美资本的介入。
这个事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互联网的格局——逐步的进入「寡头争霸时代」,这里所说的寡头自然指的就是中国和美国。
但如果把中美互联网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又会发现其有着极强的差异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美国的简约至上VS中国的超级应用
我们先对比一下中美两国的一些国民级 App,会发现美国的 App 处处透露着一种简约至上的理念。
比如美国的主流聊天软件 WhatsApp 仅有几十 MB,主要功能也就是聊天。而我们国家的微信则动不动会占用你多达几个 G 的储存空间,除了聊天外,你的衣食住行似乎微信都可以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同样欧美市场的主流支付应用 Paypal 似乎看起来也更像是一个专注于支付的软件,而支付宝则大到涵盖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看一下国内的淘宝、美团、滴滴、高德等产品,似乎任何一个国内软件一旦拥有了充足的用户量之后,都迫不及待的要把自己打造成超级应用,来企图满足用户的一切需求。
“简约至上”和“超级应用”从产品角度看都是各有优劣的,我们这里探讨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对隐私的重视程度
百度的李彦宏曾在 2018 年的一个论坛上说过:我想中国人可以更加开放,对隐私问题没有那么敏感,人们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
这段「中国用户更愿意拿隐私换方便」的言论给百度带来了巨大的争议和负面评论,但我们冷静下来想想,似乎是话糙理不糙。
以微信为例,大到我们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个人财产的到底是几位数,小到我们今天几点和谁在星巴克喝了一杯咖啡,微信可谓都是一清二楚。
聊天工具虽然是一个隐私的场景,但底层的数据微信几乎是全方位覆盖的,甚至可能比我们自己更懂自己。
但同样的问题放在美国,就会引起用户的芥蒂,我在文章《微信为何折戟美国市场》中也分析过,美国的文化中对于隐私有着高度的敏感性。
那么为什么美国用户对于隐私会更加重视呢?
我的推断是:来自于巨头的相互攻击和媒体的普遍宣传。
在国内会发现,咱们国家的大公司都研究法律,但大家研究法律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保护自己」,很多时候都是用户和厂商之间发送了矛盾后,厂商拿起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此处可自行搜索「南山必胜客」)。
但美国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各大公司都极为重视对于法律的研究,大家研究法律很核心的一个目的在于:「打击对手」。
中国的巨头很喜欢分而治之,大家尽可能的各自占山为王,一起底线的搜集用户数据,但大家都不说破,各自安好。
而美国的巨头则特别踩对方一脚,Facebook、Spotify、ProtonMail 等就常年通过媒体和诉讼来攻击苹果在 IOS 生态的销售垄断行为,而苹果也不是软柿子,直接在 IOS 14.5 中通过禁止广告跟踪来打击全球最大的广告平台 Google 和 Facebook,导致这两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而苹果则借此来宣扬自家的产品形象。
但实际上,要论隐私和数据,哪家公司了解到的数据能比苹果多呢?而苹果之所以理直气壮的打击对手,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苹果自己不吃广告这块蛋糕罢了。
巨头之间疯狂的相互攻击,在媒体一来二去的宣传中,用户对于隐私也就有了更强的理解和认知。
版本迭代节奏
之前和一位美国回国工作的朋友聊天,我问对方回国后有什么感受,对方直言回国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的互联网节奏太快了,我们这边一个月发的版本几乎够美国发三个月。
这句话虽显夸张,但整体上看下来,我的判断是:国内的开发节奏是要远快于美国的。
这跟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文化有关系,国内的互联网公司文化可以概括为一句:管他什么 996 还是 007,只要肯给钱,我可以死给你看。
而美国社会对公司的行为限制是比较多的,动不动就什么工会啦、维权啦、歧视啦。
从打工人的角度看,这的确不是什么值得提倡的文化,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国内互联网人的辛苦付出的确为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美国的付费至上VS中国的免费天下
另外一个中美产品的差异是:中国用户似乎比美国用户更喜欢免费的东西。
近几年你如果做欧美市场的话,只有拥有一定的用户量,开通「订阅付费」后几乎是可以躺着赚钱了。
但同样的付费模式搬到国内,可能就很难行得通。
中国用户似乎总是对免费的东西更感兴趣,为什么会有这样差异呢?
来自市场的教育
作为 90 后的我可谓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了,在互联网洪荒年代,当时的杀毒软件卡巴斯基还是收费的,后来被 360 给干掉了;当时的 eBay 也是需要商家入驻费用的,后来被免费入驻的淘宝给赶走了;当时的正版传奇网游也是收费的,后来被免费的私服给彻底击溃……
所以在国内互联网的洪荒年代,其实是「付费模式」占主流的,但这些靠付费模式生存的产品都没能活到最后,后来逐渐被免费模式所取代。
以至于后来者都沿用了免费的模式来开拓市场和教育用户。
但美国却没有经历这样的一个阶段,最早的桌面端系统的架构者微软是收费的,各种工具、电商软件都是收费的,到了移动端的苹果时代后,各种优质的软件也都是需要收费的。
所以中国互联网巨头对用户的教育是:互联网本来就应该是免费的。
而美国互联网巨头对用户的教育是:好的产品就是需要收费的。
这种差异化的巨头教育给用户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认知,以大健康的产品为例,绝大多数的欧美产品都是采用订阅制进行收费,而且价格不菲。
而国内的产品只能在免费的情况下开通大多数功能,艰难的进行部分收费的模式。
人口边际效应递减
互联网行业是很难有真正免费的东西,大多数看起来免费的东西,也会有广告等其它营收渠道。
但广告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ECPM,中文的意思是:每千次广告点击所产生的价值。
ECPM 的前提是:你只要有充足的用户量后,广告所带来的价值才会足够大。
而中国是拥有 14 亿人口的大国,美国人口也就 3 亿出头。
14 亿的千分之一是 140 万,而 3 亿的千分之一只有 30 万了。更不用说很多欧洲国家的人口本来就捉襟见肘:德国是 8000 万、英法意差不多都在 6000 万左右,而人口 2000 万以下的更是一抓一大把。
很多国内产品在足够体量的用户规模后可以通过广告来获取收益,但很多欧美的产品如果单靠免费模式,它的用户规模本身是无法支持的。
“小费文化”的盛行
我对美国小费文化的认知是来源于我大学英语老师所讲的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她留学的期间,当时她所租的房子只有一个洗衣机是房东的,每次她洗衣服后都会支付给房东一美金的费用。但是房子里还住着房东的亲弟弟。
她观察下来竟发现:房东的亲弟弟在每次洗完衣服后,也会支付给房东一美金。
这在中国文化下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但确实很真实的发生在美国的生活环境里——这其实就典型的反映了美国”小费文化“。
这种文化很难去定义它到底是好还是坏,但的确影响了人们的付费习惯——用户愿意为他人的付出买单。
但是在国内的人情关系下,帮个小忙就收费是很诡异的。
美国的创新至上VS中国的模仿横行
需要首先说明一点的是:这里所说的「模仿」在产品的语境下并非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模仿」也被定义为一种快速的学习方式,比如天后王菲在初期就是模仿了小红莓的唱法,国内悬疑片大多数都有希区柯克的影子……
但了解海外市场的从业者应该会有明显的感知:美国的产品是各有各的不同(甚至我现在做电商时,发现就连电商的流程,大家都想搞个差异化出来),但国内的产品几乎都在尽可能的变成“一张脸”,此处大家可自行下载几个二手车、社群团购的软件进行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性呢?
发展阶段的差异
咱们国家在很多领域都是追赶者的角色,追赶者的好处是“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的好处就是很多东西咱们可以直接拿来抄嘛!
但美国在各个方面常年是世界领先的,互联网领域也是如此,说白了就是没得抄。它就必须进行创新!
所以在互联网产业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咱们国家都是后起之秀,很多模式都是在美国被验证之后,咱们把它借鉴过来,依靠快速的模仿来发展。
但现在至少互联网领域咱们和美国已经是平起平坐了,所以如何二次创新也是所有出海厂商将面临的问题。
个人主义与从众文化
美国的文化更为强调个人主义,而我们国家的文化更看重中庸之道。
美国的个人主义从影视作品中就很容易观察出来,动不动就是什么超级英雄、个人拯救世界……而他们的流行文化中也更容易看到 LADYGAGA、MJ 这样极具个人特色的人物……
而咱们国家的文化更多的是强调团队的,比如《西游记》里说到底能取到真经也是因为团队配合、《三国演义》则就更强调集体的力量……
古代的儒家文化影响了我国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核心也就是强调中庸之道。所以在古训中我们也常说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两国文化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家对于事物的看法:咱们会觉得一样没什么不好,安全!而美国用户会觉得趋同才是问题,大家要追求个性化。
用户教育水平的差异
有一组数据是:25 至 64 岁的人群中,美国 46.4% 以上的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中国未公布相关的数据,结合到公开数据我的推断是在 10% 以内。
教育水平和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让我想到了读书时读过的一篇研究报告:认知水平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自信)越高的用户对于差异化的接受程度越高。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思考用户需求,也是类似: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有个产品能用就好了,满足后我们再希望它好用、便宜,最好美观点,到最后才会关注到它是否是差异化的、创新的。
好了,今天聊到这里,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我还会在工作中持续探索下去……